研究团队        >>  生态节能智能建筑集成技术     >>  首页 

 >>  工业及建筑节能   组员
 
   
李典鸿
助理研究员    

博士

lidh@ms.giec.ac.cn

 
 

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 2021.09 – 至今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

         2013.09 – 2021.06 南京理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工程热物理  博士

         2009.09 – 2013.06 南京理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热能与动力工程  本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主要承担项目

        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(51590903)

       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(51336003)

  

主要论文与专利:

[1] Dianhong Li, Yimin Xuan. Concept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 concentration lens with square irradiance [J]. Optics Communications, 2017(400), 9-19.

[2] Dianhong Li, Yimin Xuan, Qiang Li, Hui Hong. Exergy and energy analysis of photovoltaic-thermoelectric hybrid systems [J], Energy, 2017(126), 343-351.

[3] Dianhong Li, Er shuai Yin, Yimin Xuan, Qiang Li. Conversion efficiency gain for concentrated triple-junction solar cell system through thermal management [J], Renewable Energy, 2018(126),960-968

[4] Dianhong Li, Yimin Xuan, Design and evluation of a hybrid solar thermphotovoltaic-thermoelectric system[J]. Solar Energy,2022(231),1025-1036.

[5] 李典鸿,宣益民.光伏-热电耦合系统㶲分析[C].2016年工程热物理年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广州分会.

 

[1] 宣益民,李典鸿。授权专利:一种聚焦透镜的设计方法,2015年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 >> 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与能源化综合利用
 
       主要以有机固体废弃物为研究对象,通过对热化学转化机理、生物转化机理以及物理转化机理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,以实现有机固体废物源头调质控污、多形态转化、产物高值化利用等目的。
 
 
 >> 无机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
 
       针对工矿渣土、钢渣、粉煤灰煤矸石、煤化工炉渣、建筑垃圾、风化砂、污泥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后灰、渣等"城市矿产"的综合开发与资源化利用,生产各种生态环保的建筑材料,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循环。
 
 
 >> 工业及建筑节能
 
       重点开展工业与建筑节能减排领域共性技术及关键设备研发,并将各关键技术集成优化,形成"源头减量- 末端治理与循环利用- 智能监控"的工业园区与生态智能建筑。  
 
 
 >> 中低品位能源高效利用
 

       以低品位能源高效利用为研究目的,开展化学蓄热、吸附除湿与制冷以及清洁燃烧等方面的工作,开展中低品位能源利用相关传热传质机理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。

        针对中低品位能源利用现状,提出基于"经济、能源、环境"协调发展的中低品位能源高效利用技术,开展吸附式制冷技术、除湿空调、化学蓄热材料与工艺、新型高效空调、低碳/无碳燃料高效清洁燃烧技术以及尾气脱硫材料的研究。

      达到节能减排环保的目的,实现能源的品位提升与高效利用。

 
 
 >> 节能环保装备集成技术
 

       以三维变空间变流场高效传热机理为基础,研制开发新一代高效节能传热设备。

       设计出系列小温差、可清洗换热器,适用于节能、节水、含尘、含污废热回收。可应用于制冷、钢铁、冶金、石油、化工和炼油行业的换热装置。

 
 
 >> 战略咨询研究
 
       承担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及有关能源与环境管理部门工程科技发展规划项目,着眼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,开展国内外调研与比较、专家研讨与论证、模型评价与案例分析等,为能源、环境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性、时效性、可行性及前瞻性的战略建议。